“新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乌江流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专题会议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8-11-23浏览次数:2638

20181116—18日,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8年年会上,重庆民族研究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申请的“‘新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乌江流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专题会议”成功举办。

  

  

经过前期申请和审查,本次专题会议入列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本届年会22个专题会议,学术召集人为重庆民族研究院副院长副主任余继平教授。与会的27名专家学者及青年才俊是常年工作、生活和研究乌江流域与武陵山区的高校或科研机构的专业人员,长期致力于乌江流域历史、文化、民族等领域的研究,分别来自中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怀化学院、铜仁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文理学院及长江师范学院等高校,提交了22篇具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历史时期乌江流域民族构成与文化变迁研究”“古近代国家治理与乌江流域各民族交往演变研究”“乌江流域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新时期民族事务治理与夯实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与策略研究”等方面,较为充分地展现了地方研究单位一贯以来以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调查为基础,以文化多样性为立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地方需求的特点,形成从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研究的格局。

在参加17日开幕式和聆听专题演讲后,莅临会议的与会学者紧紧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乌江流域民族关系”“西南民族地区民族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地方实践”等核心议题,进行热烈充分的学术探讨。宏观层面,赵心宪、彭福荣、洪业应、莫代山、郭志合、廖钰、王剑等学者,分别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逻辑起点、乌江流域研究的理论回顾、民族关系的治理机制、民族和谐发展的历史、神山信仰、民族政策发展史,以及农耕文明的节日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提纲挈领的研究。中观层面,余继平、聂羽彤、梁正海、张羽华、李亚锋、罗明金、钟小勇、成雪敏等学者,分别从墓碑石刻、民族服饰、传统医药、乡村戏剧、民间饮食、传统技艺、传统音乐、民间美术等角度,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研究。微观层面,陈潘、谭银清、马率帅、冉文、王育星等学者,或以一村一寨一县为对象,或专注于土司历史、精准扶贫、传统民俗艺术等典型问题,在螺蛳壳里做道场,进行了以小见大的学术研究。在会议代表发言后,第二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赵心宪、铜仁学院梁正海、长江师范学院彭福荣等教授进行了精彩点评,一致认为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既紧密贴合专题会议主题,又很好的回应了年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使命与担当”的呼声,是系列立足乌江流域,关注西南地区,面向全国范围的学术研究成果。在闭幕式前,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民族研究院副教授王剑博士向大会汇报了专题会议情况,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在读博士马帅帅提交的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并上台领奖。

  

 

  

 

  

  

  

据悉,本届年会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承办,在古都西安召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使命与担当”为主题,共有来自全国12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5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分为22个专题会议,收到400余篇学术论文,设有主旨发言、专题论坛、大会交流等环节,与会者围绕主题,积极建言献策,互相切磋,进行了深入地交流,达成一系列共识。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年会开幕式17日上午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积学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主任、党组书记,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会长巴特尔同志发来书面致辞,向年会召开表示祝贺并提出工作要求。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罗黎明,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张谋,陕西省民宗委主任王爱民,陕西省社科联主席甘晖,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副巡视员许文学,民族学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周伟洲,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赵杰,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山大学教授周大鸣,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大华,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游旭群、副校长冯旭东等出席了开幕式。年会闭幕式18日上午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积学堂举行,各专题会议代表进行交流发言,向大会汇报了讨论情况和研究成果。最后,大会举行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年会会旗交接仪式,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9年年会将由云南民族大学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