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0年是国家“十三五”发展的决胜阶段,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时段,也是落实长江师范学院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奠基时期,更是促进学校和重庆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乌研中心”)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为聚焦国家发展战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响应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回应地方发展需求,优化重庆市高等学校的学科布局,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动学校发展,提升学科实力,提高市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水平,结合乌研中心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要求,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学校发展2050远景规划、“三步走”战略构想和五年改革发展的重点目标任务,以市级重点学科民族学建设和学校“申硕工程”为着力点,以国际学术前沿、国家战略需求、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贯穿“国家视野、民族智慧、理论自信、治学促乡”的理念,根据“固优强特扶需”的原则,坚持民主、开放、创新、求实的方针,以巩固优势、彰显特色为重点,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优化社科基地的研究方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创新思想,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创新能力,产出高水平成果,引领创新发展,参与重庆市重大创新领域和重大工程,使乌研中心从乌江流域、重庆民族研究高地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迈进,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高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为学校成为重庆有重要地位、西部有重要影响、办学特色鲜明综合性大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

乌研中心根据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和近五年重点目标任务,结合国家战略、地方需求、学校发展和部门实际,按照立足创新、提高质量、增强能力、服务发展的要求,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瞄准市级重点学科民族学的学术前沿和发展方向,遵循学科规律,加强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市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水平,支撑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到2020年,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重大科研创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器,重点研究基地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协调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申硕工程”。

(一)平台集合更加高效。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统一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加大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中心建设力度,继续购置大型工具书和专题数据库,注重征集区域性文献资料,订购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的外文期刊,突出信息咨询和服务教育教学能力;着力西南地区(乌江流域、武陵地区为重点)的民俗造物、碑刻拓片、生产生活器物、民间文书等实物收集,以及校内研究成果等,将“乌江文化陈列馆、西南土司文化陈列馆,改建(扩建)为民族博物馆”,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术交流和教学实践”的综合平台,全方位展示乌江流域、重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充分发挥文博功能;继续高质量编发连续性内部资料《乌江论丛》,推进中国土司文化资源专题数据库建设,届次中国土司论坛等学术活动,搭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平台。

(二)学科实力总体提升

依托国家和重庆市“双一流”建设,进一步优化科研团队和凝练研究方向,引进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招聘博士后科研人员,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打造一支由学科领军人才、杰出学术人才和创新骨干人才组成的高水平创新团队,老中青结构合理,学科领军人物和研究方向带头人齐整,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人员占比在80%;加强市校两级重点学科民族学建设,促进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研究协调发展,产出高水平、标志性成果,使民族学成为重庆一流、西部知名和全国领先的特色优势学科,支撑学校“申硕工程”,成为建设教育部基地的支柱学科。

(三)服务地方更加有力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发挥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重点学科产学研结合的引领示范作用,依托国家民委及各级地方政府,强化横向合作与协同创新,加大乌江流域、西南地区、武陵山区等地的经济开发与扶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与国家治理、新型城镇化与社会和谐、民族文化繁荣创新与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性研究,解决民族地区改革发展面临的急难险重问题;深化应用性科研课题研究,培养熟悉地情、业务精湛、能力过硬的实用型人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融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施中国土司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依托专题数据库和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高水平、区域性特色智库,突出信息咨询和决策支持,提高服务国家战略和本科生教育教学的能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重点任务

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创新”的要求,围绕“两高地一基地”的建设目标,确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学术交流、体制改革、硬件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如下。

(一)科学研究

聚焦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回应地方发展需求,注重市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内涵建设,以市级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整合市校内外、国内国外的优质资源,深化全流域视野、多学科融通和跨民族观察等研究方法,推进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研究,提升创新能力,推动新兴交叉问题研究,培育新的学术增长点,成功申请高层次科研项目6—9项,产出标志性创新成果,发表学科权威核心期刊论文2—3篇,获取国家及部委优秀成果奖1—2项,形成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学术高地,彰显学术特色、学科特色和研究品牌,特色优势学科民族学成为国内领先的学科,巩固与发展社科基地在乌江流域、土司问题和重庆民族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提升学术影响力、话语权和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二)人才培养

主动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优化市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重点学科的研究方向,统一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研究人员培养体系,培养、引进和汇聚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招聘博士后科研人员,保持30人科研团队规模,优化年龄、学历和学源结构,配齐配强学科领军人物和研究方向带头人,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人员占比达到80%,培训地方性实用型人才,建成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三)学术交流

拓展国际国内学术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学术联系,每年邀约10人次以上全国顶尖专家学者,承办中国土司论坛、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年会专题论坛、乌江文化论坛等学术会议,举办学术讲座、沙龙和座谈,派员参加各级各类学术交流,改陈乌江文化陈列馆、西南地区土司文化陈列馆,改建(扩建)为民族博物馆,借助中国土司网、中国土司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和连续性内部资料《乌江论丛》,展示成果,沟通信息,联系学者,建立健全深度学术交流网络。

(四)咨询服务

推进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硬软件建设,强化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信息咨询和资政服务功能,推动重点研究基地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实质性、高水平合作,利用市级重点学科成果和资源优势,推进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中心建设,加快社会调查、统计分析、基础文献、案例集成等专题数据库建设,购置大型工具书、专题数据库、地方性文献资料及中外文期刊,打造区域性特色智库、高水平数据和信息中心,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信息咨询和决策咨询,提高服务本科教育教学的能力。

(五)体制改革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优化和创新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组织管理和资源配置模式,建立健全“投入—产出”评价体系,强化开放合作和绩效激励机制,奖励重大突破,资助潜力项目;建立健全人文社科基地资源配置、科学研究、经费使用、议事规则、档案管理、人才培养等基本规章制度,完善研究人员“聘任制”和“带项目进基地”动态管理办法,形成集成优势,激发科研活力。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根据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结合学校和部门实际,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打破研究人员“终身制”,健全和完善科研团队动态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学术委员会,建立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促成市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科学发展和高效运行;优化全方位优质资源配置机制,坚持和优化研究成果报送机制,推动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健全学校对市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管理、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落实和完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项目负责人制度。

(二)增加基地建设经费

拓宽筹资渠道,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增加市级财政投入,争取学校配套经费,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多渠道争取筹措科研经费;加大图书资料购买、研究人员培养、重大项目配套、重要成果奖励的支持力度,筹措民族博物馆的建设经费,严格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使用效益。

(三)深化平台集群建设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产学研结合,夯实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育教学改革的学科基础;深化市级重点学科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建成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基地,培育产学研结合品牌;改陈乌江文化陈列馆、西南土司文化陈列馆,改建(扩建)为民族博物馆,推进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中心建设和中国土司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办好中国土司论坛、中国土司网、连续性内部资料《乌江论丛》和重庆民族研究院及部门网页,坚持报送基地建设简报和半年成果要报制度,为区域、行业、产业发展提供信息咨询和决策参考,服务本科生的教育教学。

(四)强化研究团队打造

分析市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评估结果和所处地位,明确优势、劣势和特色,把握发展目标与方向,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加强市校内外协同创新和强强联合;从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优化科学研究团队结构,招聘、引进和培养博士后科研人员、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加强自主创新和应用对策研究能力建设,提升团队整体水平和解决改革发展中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助推市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更上台阶。

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

2018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