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师范学院秉承“治学促乡”的学术传统,于2005年整合优质资源和学术力量,设立副处级专职科研机构“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于200612月获批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增设为校级研究机构“重庆民族研究院”;2017年“重庆民族研究院”新增为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2011年以来,本部门承担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重庆市高等学校“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学科民族学的双重建设任务。在这17年的发展历程中,本院由“乌江”发轫,从“武陵”绵延,至“土司”拓展,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得到高峰,这一清晰而笃定的学术轨迹,牵引着长江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朝着民族学的“学术自留地”扎下根来,丈量田野、埋首书斋,描摹出一所地方高校特色学科的成长与收获,并在民族学界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

一、鲜明的地域特色

立足乌江,聚焦土司,研究居于全国领先地位或学术前沿。带领团队成员获批“乌江流域”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项,获批“土司”问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一般项目8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

二、稳定的学科团队

“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民族理论政策与地方治理”“各民族共创中华与历史文献整理”“长江经济带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治理能力演进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计5个研究方向,具有高级职称、获博士学位者各29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10人、博导和硕导17人,市级人才称号8人。

三、独特的研究范式

秉承“理论与实践,文献与田野、学术与服务、顶天与立地”的“四结合”建设理念,建立“文化与社会理论政策与治理历史与文献经济与生态土司与民族共同体”的“五方联动”研究机制,突破以单一民族、某一政区为对象的研究传统,形成广视角、多民族、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5年获民族学类国家社科基金32项、省部级项目34项,新增科研总经费达1582.6万元;在《民族研究》等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24篇,出版专著34部;获省部级政府二三等奖10项;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国家治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研究取得一定理论建树,胡江霞主笔的决策建议《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获得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曾超作为常务主纂的《黔江区志(1986-2017)》,有望成为一部“精品良志”。

五、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团队有硕博研究生培养经验的导师17人(其中民族学11人),2009年至今联培30名民族学硕士研究生,其中,廖佳玲、吴晓玲在校期间获国家奖学金,余仙桥硕士学位论文获校级优秀论文,吴晓玲学成后就业于高校,马率帅、袁娅琴等攻读“双一流”大学博士。廖双双等在挑战杯中获特等奖。培养的硕士研究生素质高、表现好,被社会赞以“用得上、干得好、水平高”的优秀人才。

六、高层次的学术交流

近五年,研究团队与13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机构建立关系,为50名留学生讲授少数民族文化;邀请60余人次专家来校参加高端论坛;举办国内学术会议11次,与会专家学者共计900余人;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作学术报告156人次,其中特邀报告24人次,15人次作评议专家。

回溯过往,“汇聚一流人才,培养一流人才,打造一流团队,产出一流成果、建设一流学科”,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民族研究院一直在努力、从未敢停歇。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在敏锐、实干、创新、卓越的团队努力下,必将创造长江师范学院学科建设的又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