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高峰的攀登之路——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建设成就回眸

发布时间:2018-03-13浏览次数:2044

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乌研中心”)2002年创建,2005年成为处级科研机构,2006年获批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朝着乌江流域研究高地、重庆民族研究高地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目标加强建设,发挥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决策咨询、服务地方和科研改革等职能,近三年在乌江流域、土司问题和重庆民族的研究在市内外具有鲜明的特色和较大的影响,成为彰显学校科研特色、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方面。

一、科研平台夯实优化

作为学校首个获批的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乌研中心对学校的科研研究起到积极拉动作用,牵头论证、促成重庆民族研究院的成立并成为核心平台,推动学校与重庆市民宗委达成战略共建,是学校与重庆市民宗委的联系部门,负责与市民宗委文宣处对接具体工作。20172月,乌研中心牵头整合市级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武陵山片区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研究平台,将重庆民族研究院成功申报为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承担实际建设任务,利于拉到学校办学层次增加和办学能力提升。

二、学科队伍更趋合理

乌研中心保持 “民族历史与文献整理”“民族艺术与非遗保护”“民族教育与乡村振兴”等研究方向,汇聚30名研究人员,其中正高职称拥有者占50%50岁以下的博士占63%强;专职研究人员11名,老中青结合,年富力强,职称高中低结合,博士、硕士、本科学历结合,学术潜力明显,从事研究方向均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总体统一;兼职研究人员市校内外结合,实现了强强联合,突出优势和特色。

三、科研成绩较为突出

乌研中心以十二五、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建设为契机和抓手,近三年获取、在研和结项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7项,涉及经费927.7万元,其中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发表核心和CSSCI期刊论文论文105篇,近10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长文转载或论点摘编,出版学术专编著17部,其中“民族历史与文献整理”研究方向有11部,“民族艺术与非遗保护”研究方向5部,研究成果省部级以上二三等奖7项,其中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部委级二等奖2项,成功探索出全流域视野、多学科融通和跨民族研究的研究范式,基本建立起知识创新机制,带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基本实现整体研究水平重庆一流、西部前列和全国知名的建设目标,在乌江流域、土司问题和重庆民族研究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四、资政服务更加深入

乌研中心围绕三峡库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深化改革开放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人员李良品、彭福荣、王剑、彭卫民等教授、博士,先后承担重庆市民宗委及区县人民政府、民宗委、方志办和档案局及贵州遵义史志办等政府的委托项目11项,成果获得过重庆市副市长谭家岭的肯定性批示,《中国影像方志重庆卷•石柱篇》文字脚本被地方政府采用并用于央视摄制,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成果助推土司文化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指导地方保护与利用,李良品和王剑博士等的研究成果助推丰都庙会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人才培养卓有成效

乌研中心近三年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研究人员莫代山等三人获得高级职称晋升,12名研究人员是中南民族大学、西南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湖南科技大学和吉首大学等高校的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并取得学位,是中南民族大学和吉首大学民族学硕士研究生的教学点,为社会各界提供更新知识的短期培训,实施重庆市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工程,为本科学生开发关涉民族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的校本特色课程,出版特色教材,指导大学生及学生社团田野考察、科研项目与能力竞赛,开设公益性“民族学讲习班”,三年受益学生200余名,袁娅琴、冉文等同学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重庆赛区二三等奖,承担“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双师型”师资培训”,成为人才培养基地,发挥发挥人才库的作用。

六、学术交流全面开放

乌研中心“兼容开放”的建设理念,通过学术交流开拓研究视野,建立友谊联系,展示成果成就,突出特色优势,邀请和接待中国社科院、云南大学、厦门大学等数十人次全国名校名家莅校讲学、培育项目、指导学科建设,多次组织民族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研讨会和学术沙龙,承办首届中国土司论坛、长江经济带与西南民族地区发展论坛等全国性学术会议,运行部门网站、中国土司网和重庆民族研究院等网站,编发连续性内部资料《乌江论丛》,升级建成民族学学科文献资料信息中心,是全国收藏乌江流域文献资料最齐全的资料、情报中心,民族历史文化和地方文献的特色鲜明,重点学科支持《长江师范学院学报》“中国土司文化研究”专栏,刊载包括研究人员在内专家学者近40篇论文。

七、科研改革更加深入

乌研中心是实体性研究机构,实行研究中心主任负责制,打破研究人员终身制,建立聘任制,研究人员实行“带课题和经费进研究基地、完成课题后出研究基地”的流动机制,实现与名校、名学者和名机构的强强联合,科学研究实行项目负责人,探索学科建设单位学科建设管理费、科研项目管理费提取制度,逐步建立重点学科规模、结构、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