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研中心顺利承办第三届“中国土司论坛”

发布时间:2019-04-28浏览次数:3327

4月18日至20日,乌研中心顺利承办第三届“中国土司论坛”,70余名专家学者莅临论坛交流。

在连续承办两届的基础上,乌研中心于2018年年末启动第三届中国土司论坛的筹办工作,向全国专家学者发出预备和正式会议通知。截至到会议举行前夕,共征集到具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30余篇,另有部分论文提要和摘要。

19日上午,第三届“中国土司论坛”在长江师范学院乌研中心图书馆917会议室拉开帷幕。学校党委书记彭寿清、副书记戴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李世愉,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阳奎兴,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向远道,以及来自贵州、湖南、广西等9个省、市、自治区26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博机构共7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彭寿清教授在开幕式致辞,指出“中国土司论坛”研讨会的连续举办,是促进中国土司学的理论构建与方法创新,保护土司文化遗产,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参会专家是土司研究的引领者、推动者,代表着土司文化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他希望专家学者们能通过此次研讨会广泛汇聚研究共识,切实加强沟通协作,为中国土司文化研究贡献智慧、建言献策,推动土司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李世愉研究员高度评价了乌研中心土司研究团队对土司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他认为,土司研究的现实意义非常强烈,对区域民族自治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他呼吁与会专家不仅要将研究深入推进,突破重点课题,更要向社会大众科学准确地普及。阳奎兴副主席表示,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在关注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同时,要关注现实、回应现实、照亮现实,要唱得响主旋律,以人民为最后的评判者,要坐得住“冷板凳”,做好吃苦的准备。向远道副主任对重庆市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的历史发展与变迁、重庆市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取得的重大成就、土司文化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作简要讲话。

莅临本届论坛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民族政策与土司政治、土司地区经济与社会文化、土司学理论构建与土司文化遗产”等议题展开研讨。10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主旨发言,李世愉研究员作题为《关注土司研究的重大问题,避免研究的碎片化》的发言;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李治亭研究员作题为《大一统视野下的土司制度终结》的发言;西南大学马强教授作题为《略论西南土司政区地理的形成与终结》的发言;广西师范大学蓝武教授作题为《三大体系视角下的中国土司学构建研究》的发言;乌研中心李良品教授作题为《缘起、突破与创新:中国土司制度与国家治理研究之展望》的发言;乌研中心曾超教授作题为《白鹤梁题与中国土司“交集”考》的发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孟学华作题为《贵州毛南族地区土司家族命运的历史人类学考察》的发言;遵义师范学院郗玉松副教授作题为《论土司制度的终结》的发言;百色学院马亚辉副教授作题为《流民与土地兼并:清中后期西南边疆的社会矛盾解析》的发言;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生周妮作题为《明清时期“苗疆”土司与“流官”政区疆界纷争与化解——以黔楚交界地区为例》的发言。此外,70余位专家学者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围绕论坛主旨和相关议题进行研讨,畅所欲言,各自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报告了理论观点,交流学术思想,沟通了研究信息,建立了学术联系,加强了同行友谊,可以说是一次针对中国土司问题求真求实、立论立学,多视角、多维度的重要学术会议,有利于推进中国土司问题研究和土司学理论构建,挖掘土司文化遗产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0日上午的闭幕式上,乌研中心李亚锋博士、张羽华副教授汇报分组讨论成果。涪陵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何侍昌主席莅临论坛,在讲话中认为中国土司论坛在涪陵社科界和长江师范学院“一山两水”学术地标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影响,近年伴随土司学研究队伍的壮大、研究领域的深入、研究对象分布地区的扩大、研究成果的系统化、研究方式的创新发展,中国土司论坛越来越成为具有品牌效应的专题学术平台,倡议包括长师在内的涪陵社会科学工作者向全国同行学习,加强交流。最后乌研中心副主任彭福荣教授从论坛的前期准备、与会专家的概况、会议研的成果及论坛未来的发展等四方面作总结。

2017年学校发起论坛并连续举办年会以来,中国土司论坛与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土司高层论坛一道,在专家学者展示研究成果、交流治学经验、交换学术信息、凝结学术情谊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届年会的成功主办和顺利承办,积累了专职科研机构承办学术会议的经验,促进了专家学者的科学研究,加强了长师专家学者与外界学者的学术交流,扩大了学校办学和学科建设的社会影响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