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民族研究院(研究中心)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如期顺利开题

发布时间:2021-01-04浏览次数:4068

1223下午,重庆民族研究院(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莫代山教授和研究人员彭福荣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重庆民族研究院会议室顺利开题,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马传松教授,湖北民族大学刘伦文与陈沛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明富教授,重庆民族研究院负责人李良品教授莅会指导。学校科研处副处长谭明交博士应邀出席,两个项目的课题组代表参加开题报告会。

张明富教授主持开题报告会,评议专家组对莫代山和彭福荣教授今年获准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依次指导。围绕莫代山教授获准立项的“改土归流后湘鄂川黔边区的分类施治与社会整合研究”,刘伦文教授认为要明确课题研究的本体指向,注意融通多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梳理社会整合的依据、路径、效度及其内在逻辑。陈沛照教授认为古代中国民族地区国家化与社会整合的程度经历逐步提高的过程,建议将研究视野置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来思考。马传松教授认为课题组应该充分考虑国家需求与时代关注,用好现有多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推进课题研究。李良品教授建议将课题研究落脚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视角,进一步细化研究成果的提纲。张明富教授认为该课题立意新,可以为国家民族事务治理和民族地区社会整合提供地方经验,建议厘清研究逻辑,把握选题内涵,产出高质量的研究论著和资政报告,实现学科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探索。围绕彭福荣教授获准立项的“中国边地土司国家认同研究”,刘伦文教授认为应该梳理土司制度与土司国家认同的相互关系,认真学习和吸收古代国家理论的研究成果,确保政治正确。陈沛照教授建议课题组把握中国边地的地域范围,注意边地、边疆和边境等基本概念和理论内涵,强调土司国家认同具有强烈的互惠性、场景性和摇摆性,尤其注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土司国家认同和中华文化内聚力等理论的建构属性。马传松教授建议厘清国家认同的标准,思考土司国家认同的评价体系,作出有利于国家治理的好成果,实现国家立项的主观意图。李良品教授建议梳理和学习国家理论、把好意识形态关口,精简研究内容,集中精力实现有限目标,希望课题组多到边地田野考察,使课题研究落实到具体地域的范围和空间。张明富认为课题研究可能涉及敏感而有分歧的话题,建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民族共创中华”的重要论述,用好前人研究成果,推动课题研究,破解元明清至民国时期边疆盈缩边界变迁的难题,成果布局要以土司国家认同为中心建立框架,加强土司国家认同的类型学研究,充分考虑其层次性和差异性,实现理论创新。莫代山和彭福荣教授认真听取评议专家的建议和意见,表示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予以吸收和落实,争取如期保质完成课题研究。作为学校科研管理的代表,谭明交博士强调开展规范细致的科学研究,表示坚决做好服务工作,感谢各位评议专家对学校科研工作的支持和贡献,预祝项目顺利推进并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